大道朝天_大道朝天小说_长生界_长生界小说 > 都市小说 >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> 1594、大过年的神仙下凡(新书开始了哦)

1594、大过年的神仙下凡(新书开始了哦)

    春晚是一切都按照剧本走的。


    无论是插科打诨还是起承转合,那都要严格按照剧本,容不得突然的个人发挥,不然那叫直播事故。


    譬如当年荆小强在春晚唱歌的时候,有个背景伴舞的孩子噗通一下在角落睡着了。


    这就是很严重的事故。


    但被荆小强抱在怀里表现成战士们的付出,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舒心睡觉。


    反而成了极其亮眼的救场。


    可谁能保证每次出错都有人救场呢,所以坚决反对突发情况。


    一次次高规格严要求的彩排,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反复熟悉每个环节,别搞什么即兴创作。


    艺术家都是最不靠谱的。


    只是荆小强这临场发挥的确是比排练时候精彩了千万倍。


    他这么大腕儿了,彩排时候跟汪茜边唱边舞,大家看得目瞪口呆,还不敢要求再来一遍又一遍。


    在屈导这种狗腿子支棱下,白莲婷这种大金主照拂下,基本都是一遍过。


    所以大家也没看过几遍。


    况且今天在化妆间是谈得真开心,有人笑着问既然因为国外机构盯得紧,不能给他任何称号、职务,那有没有什么要求,提出来都可以尽量满足。


    荆小强一個劲摇头,没有任何要求,甚至连善待自己的投资,各个环节给点便利这些提法都没有。


    他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个时代的领路人们。


    自己知晓大概方向,属于开了天眼才会坚定的如何操作。


    而这个时代,特别是刚刚经历了东欧巨变的信念崩塌,外有强大优越的欧美标榜,内则成片哀嚎和消极逃避,包括他自己不也跑了吗。


    所以哪有资格对这个时代的前行者们提要求。


    反而是在抵近这世纪之交的时刻,被四面八方都严密注视的时刻,别给什么特殊对待,咱是个艺术家呀,这个身份最合适了。


    这种交底儿还不够舒心吗?


    于是上台演唱起这首《巴黎圣母院》的热门金曲时,艺术表现力的情绪好极了!


    汪茜是跟着他的情绪走啊,到这个地步的舞者,那真是舞起来就是艺术创作,压根儿不按照彩排的来。


    反正是她独舞,也说不上转播事故按照剧本走。


    估计也想着这是倒数的全国登台机会,跳一次少一次,算是彻底释放激情。


    把舞蹈里那种美丽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
    反过来又影响了荆小强,看着孩子妈这样精彩的跳出真我,他是发自内心的倾力演唱。


    这两年能让他这样全力演唱的机会也少之又少,那些什么歌剧之王、新生代歌王的唱腔基本都是装腔作势。


    哪有这一刻,是真正的顺着卡西莫多那种屌丝躲墙角,舔狗嘀嗒口水的心情歌颂孩子妈的美丽,衷心歌颂的情绪一旦跟歌词契合上。


    能绽放出极为璀璨的艺术光芒。


    那么穿着厚重长袍的钟楼怪人,在舞台边角演唱的模样,就算没看过原著也大概能理解到这种倾慕者心态。


    歌者,舞者,都把感染力推到了极限。


    以至于一曲唱罢,不知道从哪里忽然有人喊:“再来一个!”


    “好听!再唱一首!”


    “真的再唱一次吧,太好听了……”


    可能是大多数人没吭声,主要跟着使劲鼓掌表示赞成,显着这呼声特别清晰。


    而且还是挺飘浮的左边右边,冷不丁的谁大叫一声,带来一片笑声和更加热烈的掌声怂恿,然后另一边又有人接力:“对对对!再唱一首!”


    春晚都是那种大圆桌的团圆形式嘛,前排就坐的各位大佬还开心鼓掌,转头跟着乐,其他人就更起哄了。


    估计只有总导演那帮人心里拔凉拔凉,介尼玛,多的不说,要恰恰到12点除夕钟声响起,节目刚刚到点,这能随便打岔嘛。


    从来没有过!


    但这个气氛、局势还有前排压力让他们也只能当机立断。


    主持人上台:“我们接到了很多很多观众来电,和各地机关厂矿单位的电报请求,希望荆小强同志能再唱一首!”


    荆小强还是很体谅现场安排,甚至都不调动伴奏什么拖延时间,深深一鞠躬:“刚才这是《巴黎圣母院》的第三幕主题曲,那我们临时送上另一部法西兰名著《悲惨世界》的主题曲,《人民之歌》献给大家,谢谢。”


    回头只是对汪茜点点头。


    汪老师静静的低头收势,就好像低眉顺眼的站在路边。


    就像功力深厚的武学大师摆出了起手式那样,渊渟岳峙。


    然后全场看见“卡西莫多”站在舞台四分之三位,专业卡位的精准黄金分割点,既不会影响后面的舞者,又不会让歌者变成画外音。


    当年在青歌会唱那首《神圣的战争》时候就展现过的自带混音效果,这里就那么仿佛不知道从哪里起来的遥远音符伴奏,缭绕而近……


    实际上就是用体腔共鸣带动的哼唱,由远及近:“你可听见这歌唱,歌声回荡


    这是一个民族的欢唱


    翻山越岭,得见光芒


    人间困苦都尝遍


    还未泯灭那一丝丝希望


    哪怕是长夜漆黑


    也终将升起太阳……”


    就像汪茜在他身后,慢慢抬起头,用前探脚步坚定而有力的拖行,有点类似模特步,但又更富力量感。


    闻歌即能起舞。


    甚至她都可以不用在乎荆小强唱的什么歌词,他的发音,他的情绪,就是舞蹈的出发点。


    没人知道他们甚至是第一次跳这首歌,仿佛已经演练过无数遍那么娴熟。


    荆小强其实也是第一次用中文演唱,随心所欲的把八十年代的《悲惨世界》英文歌词和二十年后好莱坞的歌词交叉混揉。


    甚至连英文、法语都能交替融入进去:“可愿加入我们行列,与我无畏共患难


    冲破险阻,那世界我们期盼许久


    那就加入我们吧,这条路尽头的自由在召唤


    你可听到这歌唱


    发自每个人心底


    这是首民族心声,不甘奴役英勇的反抗


    敲打心灵的震撼


    伴随着战鼓的擂响


    去开启那新生的天窗,拥抱曙光……”


    春晚有个专业难点,基本不允许打明暗光,很多漂亮的场面需要整体黯淡下来,然后打一束光集中到主角身上这种常见的灯光造型,在春晚不行。


    因为“不允许看到灰暗面”,要欢乐喜庆嘛。


    所以汪茜在后面大开大合的舞姿,并不是看图识字的顺着字面意义在演绎,她表达的是情绪。


    那种整个民族在危难面前万众一心的抗争情绪!


    斗志昂扬又充满了激越信心。


    全场观众都惊呆了。


    这是法西兰歌曲吗?


    介不是红歌,嘛才是红歌?


    难道资本主义要割自己的命了吗?


    哦哦哦,是《悲惨世界》里面的主题曲,嗯嗯嗯,那个时代的法西兰呀。


    可这也太应景了,这真的不是唱给我们听的歌曲?


    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们就不知道怎么就忍不住想流泪……


    特别是年纪大点的,笃信小强这就是唱给我们的歌!


    经历过那么多的苦难,那么多压迫,终于迎来了曙光,要战斗要拼争才能战胜黑夜迎来光明。


    这首歌一定要唱得雄壮,要铿锵,要气吞山河。


    特别是在没有伴奏的前提下,普通人演唱就是干巴巴的鸡叫声。


    荆小强却带满了共鸣混响,厚重浑然的歌声又清晰得如珠落玉盘,字字敲心!


    而且混杂了英语、法文的特点又显得整首歌非常洋气。


    好像在随时提醒这是舶来品,不是红歌。


    整首歌的节奏、气氛都不是红歌的式样啊,为什么偏偏让人这么着迷。


    现场也有无数艺术家,他们可能在反复要求的排练中变成了呆板的表演者,但能走上这条路,那艺术敏锐力都不会少。


    仿佛天灵盖儿都给冲上来,情不自禁的起身跟着手动、嘴动的感受想参与!


    这首后来在好莱坞电影里鼓舞街头暴动的主题曲,的确感人至深:


    “可否倾力相助


    助我高举旗帜,实现理想


    抛头颅洒热血,将大地浇灌


    你可听见这歌声,人民的歌声……”


    真的没想到前排桌边也带头起身了,兴之所至还跟着挥舞手臂打拍子!


    因为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又不同。


    普通人可能以为这歌声是在缅怀那可歌可泣的战争岁月,可荆小强唱来明明就是强调现在。


    就像他们之前简单而深切交换的意见,斗争其实无处不在。


    现在同样是在作战,只是刀枪火炮换成了金融市场、工业绞杀、粮食安全。


    甚至这种战争更加惨烈,因为隐秘而狡诈,深邃而枯燥,普通人根本意识不到每个人都是战场上的一员。


    很难像常规战争那样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共同奋战。


    就像漫长的鸦片战争,仅仅是那么一场两场的局部战争吗?


    那是一个民族在上百年里面被各种肢解碾压的全面战争,在无数个不起眼的拳台上被无声无息的击倒扼杀。


    所谓神仙打架,真以为像凡人那样用王八拳嘛。


    那都是用各种法宝、仙术匪夷所思的无所不用其极啊。


    只有领导指挥这连绵不绝的一场又一场战役的人们,才会明白这歌声蕴含了什么样的鼓舞。


    真是情不自禁的纷纷跟着起身跟着打拍子……


    导播终于能够把镜头切换过去,切换到了全国观众的电视画面上。


    那一刻,荆小强仿佛看到了后来哪部电影里的镜头画面,在西柏坡,几位前辈在运筹帷幄的间隙自信豪迈地唱起《国际歌》,唱响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奏。


    新世纪要来了,新的曙光也要来了。


    全国观众也惊呆了,大过年的!


    原来都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啊。


    平时都当成神仙了。